“官员在家多30分钟”能否破解家庭问题

2014年04月16日10:14  新闻专栏  作者:王传涛  

  “官员在家多30分钟”能否破解“老婆不用”、“工资不动”

  王传涛

  自4月8日首个周报通报了183起案件后,中纪委网站近日发布第二个周报,各级纪检机关共查处了220起典型案件,共有257人不同程度受处罚。本月起,中纪委设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周报制度。国家统计局财务司发现,统计结果表明,由于文山会海、招待和饭局减少,领导干部在家时间平均增加了30分钟。(4月15日《新京报》)

  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现在看来,已然超越了“一阵风”的范畴。持续发布的情况以及现在发布的周报,都证明了中央在监督八项规定的落实方面正在形成长效机制甚至是长久制度。在实际效果上,作风建设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政府公信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出了“三公经费减少35%”这样一个非常直观而具体的骄人成绩。在生活方面,官员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领导干部在家时间平均增加了30分钟”便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效果。笔者认为,千万不要小看“官员在家时间多30分钟”,因为这不仅仅对于官员自己和官员家庭有很大的裨益,也相对减少了权力寻租和公款消费的空间。

  30分钟,固然不长。但是,之于一位官员担当家庭责任,当好一名好丈夫(好妻子)、好父亲(好母亲)、好儿子(好女儿),则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另外,对一些手握权力,容易受到权色问题困扰的官员而言,也会减少一些和二奶、情妇接触的空间时间,“老婆基本不用”的问题或许就会解决,家庭关系会更加和睦。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30分种,会是对三公经费减少的30分钟。因为这30分钟不可能是8小时之内的30分钟,而是下班之后的30分钟,而三公消费,主要是这个时间花出来的。因此,可以直接这样说,官员多在家呆半小时,便会减少半小时花钱时间。

  除此之外,个人认为,这还会还原官员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身份。酒桌上也好,风花雪月的场所也好,官员其他都是演员,要说官话、大话和套话,但是,只要能早一些回到家中,便会多一些“成为自我”的时间。对“擦桌子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诸多官员而言,这个“成为自我”的时间非常有必要。一是,多30分钟与特权和地位无关的时间,会让官员更加熟悉自己的社会属性,而不会一直沉浸于特权之中。二是,少了酒精麻醉的官员,会在清醒中拥有独立的判断和健全的人格。这些所有,都会让官员更容易变成正常人。

  但是,综合来看,“官员在家时间”毕竟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比如,官员除了8小时工作时间和在上下班路途上的时间,究竟应该在家待多长时间?在家时间的长度,还有多少潜力可以挖?或者反着问,现在的官员还要参加多少个酒场?……诸多问题叠加在一起,也就变成了一个问题——改进官场工作作风,约束权力,加强监督,从来没有终点可言,“在家多呆了30分钟”亦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官员 家庭 中央八项规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